進入6月下旬,本應是海南、云南等地膠農喜迎收獲的好時節(jié),然而膠農卻一再“棄割”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?
近年來,我國天然橡膠產區(qū)膠農“棄割”、“棄管”現象愈演愈烈,而罪魁禍首就是—慘烈下跌的天然橡膠價格。
其實天然橡膠價格從2011年就開始了漫長的下跌之旅,從2011年4.2萬元/噸的歷史高價跌至目前的1.2萬元/噸水平。雖然2016年9月份,滬膠展開大舉反彈,截至今年1月底,滬膠指數漲幅累計近90%。但好景不長,從今年2月中旬開始,前期上漲明顯的天然橡膠價格出現大幅跳水,價格一路下滑,從最高22300元/噸左右,跌到目前的12300元/噸左右,跌幅超過了40%,將去年9月份以來的漲幅半數吐出。
低迷的天然橡膠價格嚴重挫傷了膠農的積極性。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位膠農感嘆道,“500棵橡膠樹,按照每個月割膠10次算,一個月下來總收入才1000多塊錢?!苯衲?月份,膠價一度漲到每公斤20多元的高價,但5月開割之后的大跌行情又令人大跌眼鏡。
其實不僅是我國,在天然橡膠的其他產區(qū)如東南亞的泰國和印尼也出現了類似情形。越南平福省一位橡膠園主表示,由于出售乳膠所賺的錢已經不足以支付勞動力成本和肥料成本,他們在2015年已經砍伐了全部的橡膠樹,改種木薯。
盡管泰國、印尼等天然橡膠主產區(qū)近年來為支撐天然橡膠價格作出了很多努力,如采取收儲、限制出口等措施,但收效甚微,橡膠價格目前仍未止跌。
天然橡膠后市價格會怎樣變化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需求。而目前由于中國以及全球新興國家的汽車產銷增幅都明顯下降,輪胎企業(yè)訂單大幅減少,橡膠需求恐怕難有改善。
總體來看,膠價下跌,膠農棄割,而需求難改善,膠價很難出現上漲行情。